这是全球变暖的悖论之一 ——燃烧煤炭或汽油会释放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会释放污染颗粒,反射阳光,使地球冷却,抵消一部分全球变暖。
通过卫星观测,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比2000年时下降了30%。虽然这对公众健康来说是个好消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或气溶胶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但对全球变暖而言却是个坏消息。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德国莱比锡大学气候科学家Johannes Quaas估计,更清洁的空气使同期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变暖效应增加了15%~50%。他说,随着空气污染继续得到控制,“这种情况还会更严重”。
“我相信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美国宇航局(NASA)气候科学家James Hansen说,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探测工作,因为没有卫星可以直接测量整个时期的全球气溶胶情况。“这就像是通过观察引力效应推断未观测到的暗物质一样。”
一些气溶胶如黑碳或煤烟,会吸收热量。但反光的硫酸盐和硝酸盐颗粒有降温作用。多年来,它们由汽车排气管、轮船烟道和发电厂烟囱排放的污染气体形成。清除或消除这种污染的技术已经从北美和欧洲地区缓慢传播到发展中国家。
这项新研究是在去年联合国气候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并作为预印本于今年4月提交给《大气化学和物理学》,预计将在最近发表。研究表明,北美和欧洲的气溶胶正在减少,但并没有明确的全球趋势。
NASA的两颗卫星——分别自1999年和2002年开始运行的Terra和Aqua记录了地球的辐射情况,这使得包括Quaas和同事在内的几个研究小组跟踪发现温室气体捕获的红外热量增加。但卫星上的仪器同时也显示反射光减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Venkatachalam Ramaswamy说,模型显示,气溶胶的减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很难找到其他原因”。
现在,Quaas和合作者更进了一步,在Terra和Aqua上用两种仪器记录雾霾情况,同时也记录了气溶胶的水平。从2000年到2019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的雾霾明显减少,但在依赖煤炭的印度,雾霾仍在加重。
气溶胶不仅自身反射光线,还能改变云层。作为水蒸气凝结的核心,污染颗粒减少了云滴的大小并增加了它们的数量,使云层更具反射性。减少污染可以消除这种影响——使用同样的仪器,Quaas和团队发现,在气溶胶减少的同一地区,云滴浓度明显下降。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生Stuart Jenkins也在研究气溶胶的减少。他说,反射率的下降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近期的变暖还很难量化。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遥感科学家Jan Cermak说,解决全球变暖的办法不是继续污染。“空气污染致人死亡,我们需要干净的空气。这是毫无疑问的。相反,减少温室气体的努力需要加倍。”(文乐乐)
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何谓“数”?怎么“算”?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的宁夏,如何从数据存储迈向数据计算、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笔墨紧随时代,丹心许党报国,作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同时出台《海燕计划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天文教师教学水平。
15日上午,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杨凌开幕。
对接会以“百企联动,百日在线”的方式举行,旨在打造海外高水平人才、优秀外籍青年人才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直通车”,围绕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国际人才。
在国之重器“深海一号”VR体验展区,观众可以体验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海一号”VR设备,身临其境地观看和体会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造全过程。
前不久,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从分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到抗疫设备走出国门,中国坚持与各国共享成果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聚焦前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凝聚合力,才能激发服务贸易更大潜能。
过去,人们常把科普视为一种“副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曾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做科普”。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刊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若推迟至2060年实施,可能将削弱该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甚至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202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木质帆船,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在前期水下调查和整体迁移预处理阶段,已经提取、清理了部分古船相关出水文物。